CNS 2023|專訪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邱炳輝教授
發布時間:2023-04-12 閱讀

2023年2月16-18日,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學分會第二十次學術會議(CNS 2023)在??诼≈嘏e行。此次會議涵蓋了腫瘤、腦血管病、功能神經外科、顱腦創傷、脊柱脊髓、神經重癥、電生理等學術內容,匯集了來自全國多個地區的神經外科專家,進行大報告和學術交流,共襄此次神經外科學盛會。借此契機,腦醫匯-神外資訊對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邱炳輝教授進行了采訪,歡迎閱讀、分享。

Q1腦醫匯-神外資訊:請您介紹一下影響顱腦損傷患者預后的因素有哪些?

邱炳輝教授:實際上,重型顱腦創傷的致殘、致死率很高,其遠期預后跟它的原發損傷和繼發腦損傷、繼發器官功能損傷都有相關性。事實上,這兩個節點貫穿于對顱腦創傷救治的整個環節和始終。從顱腦創傷的院前急救和急診時的處理,尤其是手術策略的決策或者手術的方案,以及在NSICU治療期間的繼發性腦損害的保護和繼發性器官功能損害的保護和預防,都會對顱腦創傷的預后帶來很大影響。

Q2腦醫匯-神外資訊:是否有可以評估或輔助檢測顱腦創傷預后的工具?

邱炳輝教授:目前,都知道繼發性腦損傷會影響預后,但是在顱腦損傷發生以后或者在其治療期間出現的繼發性損害,目前就監測手段而言,實際上它還是一個“黑匣子”——缺乏很好的預測工具或模型,但可以肯定的是其和腦的結構性損傷和腦的功能性損傷都有關系,所以從結構性損傷來看,早期影像監測可以帶來一定幫助;從功能性損傷來看,包括顱內壓、血流、腦氧甚至電生理、代謝指標的改變、生物標記物都能夠反應預后。所以如果一定要建立一個預測的模型,結合這些從臨床角度、影像角度和輔助檢測角度,尤其電生理、生物標記物等,可能都會對預后的分析提供一定幫助。

Q3腦醫匯-神外資訊:缺血性再灌注損傷的發病機制是什么?

邱炳輝教授:缺血性再灌注損傷不光是創傷、出血、缺血,它是一個很重要的腦損傷病理生理機制,因為它牽涉的原因很多,包括從機制而言,從炎癥、離子通道,甚至血管的角度、微循環與其都可能有相關性。但目前由于缺乏真正能夠監測再灌注損傷的適用工具和特異性治療方案或治療性藥物,而無法把缺血性再灌注損傷從病理、生理機制上解除,這是現在研究繼發性腦損傷非常重要的一個熱點。

Q4腦醫匯-神外資訊:中醫藥在腦出血救治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未來,您認為中藥對于急性腦出血患者的救治是否會帶來影響?

邱炳輝教授:由于缺血性再灌注損傷缺乏集束化治療策略或缺乏特異性、轉化性藥物,能夠有效預防或逆轉這種病理生理機制的發生,所以目前臨床常用的綜合治療方案是在維持穩定患者生命體征、器官功能、內環境的基礎上,加強改善微循環。由于中成藥畢竟是復方制劑,它可能有助于抗炎、改善穩定細胞膜、穩定離子通道等,所以值得臨床去探索和嘗試,但目前還需要提供一定的、真正的、有效的循證證據支持,才可能使得這種轉化更有說服力。所以臨床在不能提供很好的藥物解除這種病理生理機制的情況下,中成藥應該是值得探索的一個思路和方向。中成藥腦血疏口服液一方面能夠促進血腫吸收,同時還能減輕血腫吸收后周圍存在的缺血性再灌注繼發損傷,幫助改善預后。


邱炳輝 副教授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

中華醫學會創傷學分會委員

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學分會創傷學組副組長

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外科分會神經創傷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學分會神經外科重癥管理協作組常委

中華醫學會創傷學分會神經創傷學組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重癥醫學分會重癥神經專家委員會委員

廣東省醫學會創傷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廣東省醫學會創傷學分會顱腦創傷學組組長

廣東省醫學會神經外科學分會創傷重癥組副組長

NSICU及顱腦創傷組負責人

擅長神經外科危重癥病人的綜合救治、重型顱腦損傷及腦出血的早期綜合救治、圍手術期病人尤其是重大疾病手術后的優化管理、術后各種并發癥的診治。兼具神經外科手術技術和重癥醫學治療的著名專家


來源:神外資訊

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Y-SRPKQAPneYkJXojmKrMQ

精品呦交孩交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