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2月6日,趙炳賢董事長在沃華醫藥新管理團隊上任后的第一次總裁服務會上做了重要講話,并確立了2017年的16個關鍵字:顧客第一、艱苦奮斗、自我批判、親力親為,這與“顧客第一 服務他人 誠信 創新”的核心價值觀一脈相承,成為今年工作的行動綱領和指導方向,各個部門正在以真實的動作踐行16個關鍵字……
顧客第一,您感受到了嗎?
4月,是濰坊很有“看點”的日子(濰坊國際風箏會與壽光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開幕月份);4月,是600多位專家回司的日子;4月,是“顧客第一”融入人心的日子。提前一個月篩選特色路線、設立總調度人和應急預案、一個人一次對接一輛車,忙碌時籌備組從早6點一直到晚10點。廠長和副廠長分兩路帶領專家參觀廠區和展廳,董事趙軍先生連續四場宣講濰坊人文及企業歷程,常務副總裁王炯先生和黨委書記張法忠先生陪同參加活動。某天因為列車晚點,人事行政部三位司機輪流接站一直到晚上9點多,“還以為要等會,沒想著你們早到了”,一個專家驚喜地說?!凹氂隄褚驴床灰?閑花落地聽無聲”,可能是熱情洋溢的舞獅和秧歌,可能是講解員專業且微笑的講解,可能是上下樓梯的一把攙扶,也可能是一句不經意的暖心之語,便讓顧客第一的故事豐滿而充實。
“‘顧客第一’是12字核心價值觀的第一句話,是我們動作和思考必須要時刻遵循的一個根本出發點”(引自《有效動作論》P26),4月底人事行政部總結專家回司的四類動作,反思第二天因為人數較少而撤掉了空飄、舞獅和大屏幕,感覺廠區比較冷清,這就是沒從顧客第一的角度考慮問題。假如有一天,公司來了一個對我們一無所知的參觀團,我們將嘴上說的、紙上寫的、墻上掛的暫時藏起來,當參觀團離開的時候,能從我們的動作中猜出核心價值觀中有“顧客第一”,便是真正的“顧客第一”了。
艱苦奮斗 歷久彌新
艱苦奮斗是核心價值觀中“誠信”的一個具體點,泥濘道路中的腳步更加深刻、流著眼淚播種的必歡呼收割,這種傳統精神應堅守和傳承。
年初,在濰坊富華大酒店召開的有效動作?表彰會很多地方體現了艱苦奮斗的精神:能住兩人標間的不單人開房間,B座安排滿之后再安排A座,茶歇改成隨時點餐隨時提供,伴手禮改成年會特制的筆記本,紅圍巾改成獲獎者自己搭配紅色,銷售人員和工廠人員穿插座次……既保證參會者的獨特需求,也成為低碳會議的案例。
多年來工廠在“勒緊腰帶、擼起袖子”加油干的方式中穩步發展。今年年初面對提取環節產能受限、心可舒1.5倍的春節備貨需求,包材提前采購幾個月的使用量,流水線調成24小時兩班倒,其他班組主動向“緊張”的班組調人……“檢驗結果幾點出、今天安排多少批次、幾點入庫注意請驗……”,那段時間“沃華生產計劃循環QQ群”不時地響起信息,高密度的工作節奏給很多人留下深刻印象。
“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艱苦奮斗體現在一點一滴中,不過董事長更延伸了它的含義,比如在預算中:艱苦就是花一分錢要產生大于一分錢的價值,即“一分錢價值”,奮斗就是事事立即辦、提高每一分錢的使用效果,即“一分鐘動作”。艱苦奮斗,歷久彌新。
自我批判 進步之路
日本近代著名劍客柳生又壽郎向宮本武藏拜師的時候,問多久能成為一流的劍客?答:最少十年。如果加倍苦練呢?二十年。假如晚上不睡覺,夜以繼日地苦練呢?永遠也不可能成為一流的劍客。問其原因:日夜練劍,哪有時間反省呢?反省即自我批判,是“創新”的一個具體點,推動著個人進步,也促進著企業發展。
自我批判正在成為個人和組織的習慣。管理人員堅持寫每天動作日志,裝備部維修人員每天開展設備巡檢,每周廠服會上自我批判成為固定環節,沃服會上各部門負責人發言常常從自身反思開始。各級會議倡導“問題導向”原則,說問題、說建議,減少日常工作交流,每個人在工作中“三省吾身”,談反思、談想法,遇到問題主動承擔,逐漸地習慣成自然。
運營分析會和監督報告會則將自我批判“制度化”。從去年12月以來,“兩會”每月循環,運營分析會共提出85個問題,跟蹤完成44項,比如公開披露中性筆等辦公用品各部門的人均領用數,比如排查固定電話個別收費標準不同、60個號碼有新業務費、1個號碼有增值業務費等,從數據的角度披露問題。經過排查固話及優化套餐,3月固話費較之前降低17%,經過調研對比,辦公用品改用網購方式并且與平臺協同以便降低成本。監督報告會采取員工訪談、實地調研等方式對現場管理、固定資產管理、制度管理、新車間建設等七項重點問題分析調研,針對產銷銜接問題,常務副總裁王炯先生和廠長馬興臣先生主動自我批判,反思對此問題的重視不夠、沒有堅持提上會議討論,并提出短期和長期的改進措施。經過整改跟蹤,現場管理的主動意識有了明顯提升,制度管理正在摸索形成模板,固定資產建立了部門臺賬并完善了采購和報廢的審批流程等。自我批判,是為了更好的向前。
親力親為 心的服務
“所有管理人員,包括沃服會、董服會以及每一個管理人員,大到總裁、小到組長都要親力親為?!倍麻L談到,親力親為可以見微知著、防微杜漸。近期,常務副總裁、工廠廠長、職能部門及二級部門負責人等人員每周四下午3點定時開展監督檢查,圍繞著16個關鍵字,有問題記錄循環跟蹤糾正、有困難研究反饋協調解決,大家覺得很“接地氣”。
為保證新提取車間的建設,在董事長的指示下,高管人員每天到現場緊盯進度,項目組每周例會、每周簡報跟蹤,3月23日總裁李盛廷先生在會上與各施工單位敲定完成時間,原則為“能提前一天是一天”,保證新提取車間能在6月試生產。
親力親為可以傳達對顧客的尊重、是“服務他人”的一個具體點,可以更好地調動外部的資源解決問題、更好地釋放內部的力量積極工作。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對普通的工人也可以叫上名字,從未與管理人員發生過矛盾,如果沒有親力親為作為渠道,也難以有如此的智慧和境界。
2017年沃華人必將“顧客第一、艱苦奮斗、自我批判、親力親為”16個關鍵字落地,踐行核心價值觀,理念變動作、動作成習慣、習慣鑄文化,敘寫更多的真實故事!